míngluán

鸣銮


拼音míng luán
注音ㄇ一ㄥˊ ㄌㄨㄢˊ

繁体鳴鑾

鸣銮

词语解释

鸣銮[ míng luán ]

⒈  装在【zài】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。车行【háng】摇动作响。有【yǒu】时【shí】借指皇帝或贵【guì】族出行【háng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装在轭首【shǒu】或车衡上的铜铃。车【chē】行【háng】摇动作【zuò】响。有时【shí】借【jiè】指皇帝或贵族出行。

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大路鸣鑾,容与徘徊。”
李善 注:“《周礼【lǐ】》曰【yuē】:巾车【chē】掌玉輅,以【yǐ】鑾和为节。 郑玄 曰:鑾【luán】在衡【héng】,和在【zài】軾,皆以金铃也。”
吕延济 注:“鑾,车上铃也。”
唐玄宗 《早渡蒲津关》诗:“鸣鑾下 蒲坂,飞旆入 秦中。”
《宋【sòng】史·仪卫志二》:“国朝【cháo】承五姓【xìng】荒残之弊【bì】,事【shì】从简略【luè】,每鸣鑾游豫,尽去戈戟【jǐ】、旌旗【qí】之制。”
元 王士熙 《次霍状元【yuán】接驾韵》:“词苑恩波供【gòng】染【rǎn】翰【hàn】,秋【qiū】风岁岁候鸣鑾。”

国语辞典

鸣銮[ míng luán ]

⒈  天子王公出行。

唐·王勃〈滕王阁〉诗:「滕王高阁临江渚,珮玉鸣鸾罢歌舞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鸣銮"的意思解释、鸣銮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