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魏禧的诗 > 登雨花台

登雨花台

[明代]:魏禧

生平四十老柴荆,此日麻鞋拜故京。

谁使山河全破碎?可堪翦伐到园陵!

牛羊践履多新草,冠盖雍容半旧卿。

歌泣不成天已暮,悲风日夜起江生。

登雨花台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四十年来,甘守贫困度残生,

脚穿麻鞋,此日登台望旧京。

满目破碎,大好河山谁摧毁?

一腔悲愤,园陵松柏竟凋零!

牛羊践踏,大片春草变狼籍,

车马驰骋,半是旧官显骄横。

暮色苍茫,欲哭无泪残阳斜,

悲风猎猎,吹起大江呜咽声。

注释

老柴荆:老于茅屋,表示甘守贫贱。

园陵: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。

冠盖:官僚们的官服车盖。雍容:华贵的样子。

登雨花台创作背景

  此【cǐ】诗作于1663年【nián】(康熙二年),据明【míng】亡已二十年。作为长【zhǎng】期【qī】隐居故乡的遗民【mín】诗人,魏禧四十岁时来到旧京【jīng】南京,登【dēng】上今中华门外的雨花台,仍感慨万千,写下【xià】这首七律。

登雨花台鉴赏

  雨花台【tái】是坐落在南京【jīng】城南的一处名胜,登高远眺,诸景诸色,尽收眼底。南京【jīng】曾【céng】是【shì】明代【dài】建国之【zhī】初【chū】的都城,明【míng】朝开【kāi】国【guó】皇帝朱元璋【zhāng】的墓就【jiù】在南京钟山之上;南明福王朝廷也曾建都于此。诗人【rén】登上雨花台,举目四望,不【bú】禁感叹万分。开头两【liǎng】句不禁点名了诗人的【de】布衣身份【fèn】,而【ér】且还隐含着【zhe】一股豪【háo】气。魏禧在明亡之后【hòu】,绝意【yì】仕进。清统治者为笼【lóng】络文士【shì】,曾诏举博学鸿词【cí】,他拒绝应试,因【yīn】此年至【zhì】四十,仍【réng】甘心老【lǎo】于【yú】茅屋。“麻鞋”乃【nǎi】乡间【jiān】野老所穿,杜甫曾以“麻鞋见天【tiān】子,衣袖露两肘【zhǒu】”的诗句表示对唐王朝的耿【gěng】耿忠心【xīn】。在山河破碎、江山易主的【de】时刻,魏禧以“此日麻鞋【xié】拜故京”表达了【le】更为深沉浓【nóng】重的情感。

  三、四两句诗人心头的怒火陡然升【shēng】起,诗人发出了【le】激愤的责【zé】问【wèn】:究竟谁是国家【jiā】灭亡的罪【zuì】魁祸首?表现了诗人对祸【huò】国殃民者的仇恨和对历史的反【fǎn】思。“全【quán】破【pò】碎”的“全”字【zì】含义深【shēn】刻。金【jīn】瓯破碎,竟然无一可以幸免,而且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遭【zāo】到【dào】了迅速覆灭的命运。福王【wáng】朱由崧【sōng】即位【wèi】南京【jīng】之【zhī】后,阉党余孽马士英等把持了【le】朝政,不积极【jí】备【bèi】战【zhàn】,以图恢复,反【fǎn】而【ér】倒行逆施,大【dà】兴土木,恣【zì】意荒淫,遂使【shǐ】山河全部为清所有。战火【huǒ】遍地【dì】,四处疮痍【yí】,甚至【zhì】明朝开国皇【huáng】帝的陵墓也难【nán】逃厄运。这实【shí】在是令人难【nán】以容忍的奇耻大辱,诗人用“可堪翦【jiǎn】伐到园陵”表达了痛心疾首的义愤之情。其中有对【duì】断送国【guó】家者的【de】鞭挞,也有对异族【zú】入【rù】侵者【zhě】的控诉。

  五、六两句诗人【rén】内心【xīn】的怒火转化为憎恶怨恨,从【cóng】而使全【quán】诗【shī】的内蕴【yùn】更加深邃和【hé】丰【fēng】富【fù】。“牛羊践履”既是实写眼【yǎn】前景,又是【shì】对异族侵略者的微妙讥讽【fěng】。作为刚从游牧部族【zú】进入【rù】关内的清人,牛羊的践【jiàn】踏锦绣江山,就如同他们的铁蹄在【zài】蹂【róu】躏【lìn】着【zhe】大江南北。“多【duō】新草”三【sān】字含义【yì】深长,形象地描绘出了被【bèi】牛【niú】羊践踏的田园一【yī】片荒芜【wú】,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景况【kuàng】,黎民百【bǎi】姓的悲惨处境【jìng】也就可想【xiǎng】而知了。与此相【xiàng】对的【de】却【què】是雍容华贵的官【guān】府车盖,前呼后拥【yōng】,招摇过市。更令人触目惊心者还是“半旧卿【qīng】”三字,那【nà】些曾【céng】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【guì】们,在异族入【rù】侵着面前卑躬【gōng】屈【qū】膝,侧姿求【qiú】媚,腰【yāo】身又变成了【le】当朝的【de】新贵。他们毫无民族气节,不顾国家生死危【wēi】亡,只知【zhī】追求个人【rén】安乐【lè】,不正是这些民族【zú】败类葬送了【le】明代的江山吗?这就与上一联“谁使山河全【quán】破【pò】碎【suì】”紧【jǐn】紧呼应起来【lái】。“冠盖【gài】雍容”与诗人“柴荆”“麻鞋”的身份相映衬,表露出【chū】“冠盖满京华,斯【sī】人独【dú】憔悴”之意,诗人强烈【liè】的【de】民族气节也就愈加分明。“多新【xīn】草”与“半【bàn】旧卿”,一新一旧,新草遮盖的是【shì】旧日山河,旧卿却扮演了新贵的角色。由此不难见出诗人锤字炼【liàn】句之功【gōng】。

  最后【hòu】两句,诗人【rén】在雨花台上陷【xiàn】入了深深的沉【chén】思之中,满【mǎn】腹【fù】的悲愤还未倾吐【tǔ】干【gàn】净,不觉暮色已经降临。作者的真挚情感甚至打动【dòng】了天地万物,只见【jiàn】凄【qī】风【fēng】悲号,江【jiāng】水痛哭,日夜不息。正所【suǒ】谓“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情溢【yì】于海”,达到【dào】了“感天地【dì】、泣鬼神”的程度。全【quán】诗也就在这悲风声中【zhōng】收束。

魏禧简介

唐代·魏禧的简介

魏禧

魏禧(9-22~9-22)明末清初散文家,与汪琬、侯方【fāng】域并称清【qīng】初散文三【sān】大【dà】家,与兄际【jì】瑞、弟礼【lǐ】合称【chēng】宁【níng】都三魏,三魏兄弟与彭【péng】士望、林时益、李腾蛟、岳维屏、彭任等合称易【yì】堂【táng】九子。字冰叔【shū】,一【yī】字叔子,号裕斋。江西宁都人,明【míng】末诸生【shēng】,明【míng】亡【wáng】隐【yǐn】居翠微峰勺庭,人称勺庭先生。后出游【yóu】江南,以文会友,传播其明道理、识时【shí】务、重廉【lián】耻、畏名义的【de】学说,结纳贤豪【háo】,以图恢复。他的文章【zhāng】多颂扬民族气【qì】节人事,表现【xiàn】出浓【nóng】烈的民族意识。还善于评论古【gǔ】人的业迹,对古【gǔ】人的是【shì】非曲直、成【chéng】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,著有《魏叔子文集【jí】》。

...〔 ► 魏禧的诗(16篇)

猜你喜欢

灯夕二首呈刘帅

宋代刘克庄

士女如云服珥鲜,暂陪猎较亦欣然。

清于坡老游杭市,俭似乖崖在剑川。

古宫词十首

宋代刘克庄

沟水通宫苑,泠泠去复回。

无人漏言语,红叶是良媒。

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三十一

元代杨允孚

北阙东风昨夜回,今朝【cháo】瑞【ruì】气集蓬莱。日光未透香烟起【qǐ】,御【yù】道声声驼鼓来。

赠张长史时言 其一

严嵩

鲁卫亲藩大,衡庐楚道长。除书登国傅,归棹指江□。

仙酝浓堪致,家音近易将。河间今礼乐,陪从有□□。

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

清代徐宗干

峰【fēng】峦一抹衬秋晖,古木萧疏露翠微。猿抱【bào】悬崖【yá】千丈啸,鸦【yā】栖落叶【yè】半天【tiān】飞。

梵音泉石心思彻【chè】,诗【shī】境匡庐面目违。绝顶【dǐng】百围吟远籁,尚留红树【shù】带霜【shuāng】肥。

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 其七

清代陈诜

洗竹遥山出,流泉到曲池。可怜波万顷,黾勉对沦漪。